卷首

  • 加强韧性流域建设 提高流域抗风险能力

    纪平;

    <正>2024年1月,北京市《门头沟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2023年—2035年)》获批,“安全韧性强”被纳入三年中期目标,并针对区域防洪提出着力构建防灾、抗灾、救灾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抵御风险能力。近年,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江河流域暴雨洪涝干旱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主动适应极端水旱灾害频发“常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不断提升流域韧性,筑牢防御水旱灾害防线。

    2024年03期 No.98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强韧性流域建设 提高流域抗风险能力

    纪平;

    <正>2024年1月,北京市《门头沟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2023年—2035年)》获批,“安全韧性强”被纳入三年中期目标,并针对区域防洪提出着力构建防灾、抗灾、救灾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抵御风险能力。近年,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江河流域暴雨洪涝干旱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主动适应极端水旱灾害频发“常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不断提升流域韧性,筑牢防御水旱灾害防线。

    2024年03期 No.98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家观点

  •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启示与对策——以永定河为例

    张志彤;

    在极端天气常态化的背景下,流域应具有承受、化解和抵御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韧性。分析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此次洪水过程中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韧性流域的要求,对提升永定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出建议。

    2024年03期 No.98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启示与对策——以永定河为例

    张志彤;

    在极端天气常态化的背景下,流域应具有承受、化解和抵御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韧性。分析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此次洪水过程中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韧性流域的要求,对提升永定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出建议。

    2024年03期 No.98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水价值的系统发现和全面实现

    谷树忠;

    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目前,全社会对水价值的认识尚不充分,水价值实现亦不充分,迫切需要系统发现和全面实现水的价值。分析了水价值的内涵,刻画了水价值的多元性、空间差异性、时间变异性、可测性与可控性等基本特征,从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解析了系统发现水价值的多个维度,并提出全面实现水价值的建议。

    2024年03期 No.981 8-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水价值的系统发现和全面实现

    谷树忠;

    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目前,全社会对水价值的认识尚不充分,水价值实现亦不充分,迫切需要系统发现和全面实现水的价值。分析了水价值的内涵,刻画了水价值的多元性、空间差异性、时间变异性、可测性与可控性等基本特征,从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解析了系统发现水价值的多个维度,并提出全面实现水价值的建议。

    2024年03期 No.981 8-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实践

    户作亮;袁军;李建新;

    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是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围绕永定河生态修复与治理,构建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水利感知、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业务应用等内容,相关成果应用于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的生态水量调度与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防洪调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建议下一步从完善数据底板、完善防洪模型、提升防洪“四预”能力、提升水资源调度“四预”能力等方面加强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助力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

    2024年03期 No.98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实践

    户作亮;袁军;李建新;

    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是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围绕永定河生态修复与治理,构建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水利感知、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业务应用等内容,相关成果应用于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的生态水量调度与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防洪调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建议下一步从完善数据底板、完善防洪模型、提升防洪“四预”能力、提升水资源调度“四预”能力等方面加强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助力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

    2024年03期 No.98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抗御永定河特大洪水的实践与思考

    孙国升;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永定河发生特大洪水。基于5年来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效及新型流域治理管理机制,复盘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应对情况,全面检视永定河流域防洪体系运用情况,科学评价流域治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期为永定河流域灾后恢复重建及北方缺水型河流防洪体系建设与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98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抗御永定河特大洪水的实践与思考

    孙国升;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永定河发生特大洪水。基于5年来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效及新型流域治理管理机制,复盘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应对情况,全面检视永定河流域防洪体系运用情况,科学评价流域治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期为永定河流域灾后恢复重建及北方缺水型河流防洪体系建设与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98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河和永定河治与管的异同及战略思考

    江恩慧;张向萍;曹永涛;李军华;屈博;郝林钢;

    黄河和永定河自然禀赋相似,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战略实施中地位重要,在治理中存在相通之处。系统阐述了黄河、永定河自然禀赋的相似和差异,分析了二者系统治理的战略需求,对标黄河流域系统治理的战略布局和成效,提出了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的战略思考,以期为促进黄河和永定河流域系统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98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河和永定河治与管的异同及战略思考

    江恩慧;张向萍;曹永涛;李军华;屈博;郝林钢;

    黄河和永定河自然禀赋相似,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战略实施中地位重要,在治理中存在相通之处。系统阐述了黄河、永定河自然禀赋的相似和差异,分析了二者系统治理的战略需求,对标黄河流域系统治理的战略布局和成效,提出了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的战略思考,以期为促进黄河和永定河流域系统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98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我国疏浚淤泥处置与利用研究进展

    黄英豪;戴济群;

    淤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困扰工程技术人员和阻碍清淤疏浚工程顺利开展的重大难题。梳理了目前我国疏浚淤泥处置与利用的主要技术方法,简要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的主要特点、原理和应用情况,同时对相关基本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对疏浚淤泥处置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4年03期 No.98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疏浚淤泥处置与利用研究进展

    黄英豪;戴济群;

    淤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困扰工程技术人员和阻碍清淤疏浚工程顺利开展的重大难题。梳理了目前我国疏浚淤泥处置与利用的主要技术方法,简要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的主要特点、原理和应用情况,同时对相关基本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对疏浚淤泥处置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4年03期 No.98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三峡水库清淤及淤积泥沙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

    金中武;郭超;周银军;刘亚;李志晶;周显;

    库容保持是水库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功能及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三峡水库库容是极其宝贵的战略资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阐明了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库区泥沙淤积特征,基于三峡库区不同库段泥沙淤积特点和淤积泥沙适宜的利用途径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分段分类淤积泥沙利用总体方案。建议尽快编制三峡水库清淤及淤积泥沙综合利用总体实施方案,推进库区清淤及排沙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实施,深入研究淤积泥沙低成本材料利用技术,为保障三峡水库库容安全以及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挥提供支撑。

    2024年03期 No.98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三峡水库清淤及淤积泥沙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

    金中武;郭超;周银军;刘亚;李志晶;周显;

    库容保持是水库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功能及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三峡水库库容是极其宝贵的战略资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阐明了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库区泥沙淤积特征,基于三峡库区不同库段泥沙淤积特点和淤积泥沙适宜的利用途径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分段分类淤积泥沙利用总体方案。建议尽快编制三峡水库清淤及淤积泥沙综合利用总体实施方案,推进库区清淤及排沙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实施,深入研究淤积泥沙低成本材料利用技术,为保障三峡水库库容安全以及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挥提供支撑。

    2024年03期 No.98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内涝预警预报系统研发及应用

    高成;佘亮亮;顾春旭;向小华;

    城市内涝问题具有成因多元、影响面广的特点,是基础性社会问题。分析了城市内涝的成因,提出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内涝灾害应对能力。构建基于内涝实时物联感知、数据汇聚、数学模型预报、大数据分析、水利数字孪生的城市内涝预警预报系统,并在宁波市进行了应用。通过搭建“天基”监测预警、“落地雨”监测预警、内涝预报预警、内涝成因分析、内涝影响评估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城区内涝的精准模拟、风险图的在线绘制以及内涝损失的高效评估,有力支撑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预报预警,提升了城市内涝风险管控能力。

    2024年03期 No.98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内涝预警预报系统研发及应用

    高成;佘亮亮;顾春旭;向小华;

    城市内涝问题具有成因多元、影响面广的特点,是基础性社会问题。分析了城市内涝的成因,提出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内涝灾害应对能力。构建基于内涝实时物联感知、数据汇聚、数学模型预报、大数据分析、水利数字孪生的城市内涝预警预报系统,并在宁波市进行了应用。通过搭建“天基”监测预警、“落地雨”监测预警、内涝预报预警、内涝成因分析、内涝影响评估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城区内涝的精准模拟、风险图的在线绘制以及内涝损失的高效评估,有力支撑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预报预警,提升了城市内涝风险管控能力。

    2024年03期 No.98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孪生水利实践案例分析与创新思考

    耿振云;徐寅生;王帅;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概述了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发展建设基本情况,以数字孪生尼尔基和数字孪生嫩江为例,介绍了数字孪生工程和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成果及技术创新。分析了当前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981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孪生水利实践案例分析与创新思考

    耿振云;徐寅生;王帅;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概述了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发展建设基本情况,以数字孪生尼尔基和数字孪生嫩江为例,介绍了数字孪生工程和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成果及技术创新。分析了当前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981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与展望

    孙亮;王瑞国;袁瑞;杨树;李雨彤;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总结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灌区综合管理、水利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中小流域水文预报、河湖管理四大智慧水利应用场景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建设中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动智慧水利建设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3期 No.981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2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与展望

    孙亮;王瑞国;袁瑞;杨树;李雨彤;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总结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灌区综合管理、水利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中小流域水文预报、河湖管理四大智慧水利应用场景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建设中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动智慧水利建设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3期 No.981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2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 ]

流域实践

  • 流域综合治理: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熊璠;

    <正>流域性是江河湖泊最根本、最鲜明的特性。流域内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了复合大系统,流域的特性决定了治水管水的思维和行为必须以流域为基础单元。基于流域自身要素禀赋特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抓住“水”这一关乎发展的“牛鼻子”,把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相结合,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2023年12月23日举办的第三届永定河论坛上,来自木兰溪、邛海、流溪河、松花江、汾河、大沽河、永定河等流域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围绕流域治理的顶层设计、路径举措、模式创新、机制建设等聚力汇智,分享流域治理经验,共同探讨流域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之策,推动流域治理的互鉴与共生。现摘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2024年03期 No.98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流域综合治理: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熊璠;

    <正>流域性是江河湖泊最根本、最鲜明的特性。流域内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了复合大系统,流域的特性决定了治水管水的思维和行为必须以流域为基础单元。基于流域自身要素禀赋特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抓住“水”这一关乎发展的“牛鼻子”,把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相结合,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2023年12月23日举办的第三届永定河论坛上,来自木兰溪、邛海、流溪河、松花江、汾河、大沽河、永定河等流域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围绕流域治理的顶层设计、路径举措、模式创新、机制建设等聚力汇智,分享流域治理经验,共同探讨流域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之策,推动流域治理的互鉴与共生。现摘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2024年03期 No.98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北方生态受损河流复苏路径探索——以永定河为例

    冯婕;郑鑫源;张君伟;高远;祁秀娇;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20世纪以来,上游来水减少,沿线用水量增加,流域下游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河流生态严重受损。为复苏河流生态环境,启动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跨行政单元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受损河流生态环境复苏的实践路径:通过流域整体规划和分段设计引导河道治理方案,明确不同区段的治理导则;探索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模拟自然力驱动修复方式,推动河道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及地下水压采等措施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为河流复苏做好保障;基于治理过程中要素及边界条件的动态变化,提出过程联动的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治理策略的动态优化实现永定河生态环境复苏的最优实践路径。

    2024年03期 No.98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北方生态受损河流复苏路径探索——以永定河为例

    冯婕;郑鑫源;张君伟;高远;祁秀娇;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20世纪以来,上游来水减少,沿线用水量增加,流域下游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河流生态严重受损。为复苏河流生态环境,启动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跨行政单元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受损河流生态环境复苏的实践路径:通过流域整体规划和分段设计引导河道治理方案,明确不同区段的治理导则;探索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模拟自然力驱动修复方式,推动河道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及地下水压采等措施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为河流复苏做好保障;基于治理过程中要素及边界条件的动态变化,提出过程联动的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治理策略的动态优化实现永定河生态环境复苏的最优实践路径。

    2024年03期 No.98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官厅水库清淤关键技术研究

    王东志;张君伟;冯婕;

    官厅水库淤积已经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运行,影响战略水资源储备和水库水质。结合官厅水库清淤工程水深大、清淤规模大、周边消纳场地有限等特点,从淤积影响水库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水库清淤的具体需求,并按照淤积影响紧迫性,规划分期实施的清淤方案。通过试点工程,探索不同清淤装备、脱水工艺、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测评估,为北方大型水库高时率、大泥量连续作业提供经验借鉴。

    2024年03期 No.98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官厅水库清淤关键技术研究

    王东志;张君伟;冯婕;

    官厅水库淤积已经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运行,影响战略水资源储备和水库水质。结合官厅水库清淤工程水深大、清淤规模大、周边消纳场地有限等特点,从淤积影响水库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水库清淤的具体需求,并按照淤积影响紧迫性,规划分期实施的清淤方案。通过试点工程,探索不同清淤装备、脱水工艺、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测评估,为北方大型水库高时率、大泥量连续作业提供经验借鉴。

    2024年03期 No.98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23年永定河特大洪水与1939年历史暴雨洪水过程对比浅析

    祁秀娇;王东志;钟伟;肖芬;李双双;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永定河水系发生特大洪水。本次永定河特大洪水三家店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3500 m3/s,卢沟桥最大洪峰流量4650 m3/s,超50年一遇,与历史上1939年大洪水重现期一致。通过分析2023年和1939年永定河两场暴雨洪水的成因,从降雨量、洪水形态等方面剖析洪水特点,为进一步掌握洪水规律、提升流域防洪能力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98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23年永定河特大洪水与1939年历史暴雨洪水过程对比浅析

    祁秀娇;王东志;钟伟;肖芬;李双双;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永定河水系发生特大洪水。本次永定河特大洪水三家店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3500 m3/s,卢沟桥最大洪峰流量4650 m3/s,超50年一遇,与历史上1939年大洪水重现期一致。通过分析2023年和1939年永定河两场暴雨洪水的成因,从降雨量、洪水形态等方面剖析洪水特点,为进一步掌握洪水规律、提升流域防洪能力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98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北京系列高分辨率卫星在永定河流域洪涝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李双双;李君超;张旭东;周婷;钟伟;李霞;

    2023年海河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永定河发生1924年以来最大洪水。为了迅速掌握洪涝情况、及时做好洪水应对工作,在永定河流域洪涝灾害分析中应用北京系列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通过灾前、灾后影像反复对比,采用目视解译法和经验法,人机交互识别确定阈值,快速获取水体淹没情况,识别出此次洪水的淹没范围。通过现场洪痕划定及复核工作,得出此次洪水的最大淹没范围,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永定河河道最大淹没面积。淹没分析成果可为永定河后续综合治理提供支撑,推动流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24年03期 No.98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北京系列高分辨率卫星在永定河流域洪涝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李双双;李君超;张旭东;周婷;钟伟;李霞;

    2023年海河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永定河发生1924年以来最大洪水。为了迅速掌握洪涝情况、及时做好洪水应对工作,在永定河流域洪涝灾害分析中应用北京系列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通过灾前、灾后影像反复对比,采用目视解译法和经验法,人机交互识别确定阈值,快速获取水体淹没情况,识别出此次洪水的淹没范围。通过现场洪痕划定及复核工作,得出此次洪水的最大淹没范围,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永定河河道最大淹没面积。淹没分析成果可为永定河后续综合治理提供支撑,推动流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24年03期 No.98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