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小刚;郑璀莹;
我国水库大坝数量多,其安全是国家水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水文事件频发,大坝面临的环境条件更加复杂,以及有效防控风险、提升发展质量要求更加迫切的背景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上提出“构建安全大坝、生态大坝、智能大坝”的倡议。为进一步深化对“安全大坝”的认识,在概述我国水库大坝建设情况和大坝安全总体状况基础上,对比传统意义的大坝安全,结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辨析了构建安全大坝的内涵,分析了当今大坝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带来的中低土石坝安全风险、复杂建设条件带来的高坝安全风险以及梯级开发产生的流域系统安全风险,提出建设安全大坝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对中小型水库大坝本质安全提升、特高坝安全保障等技术以及智能大坝建设已取得的创新技术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领域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和推进技术发展的需求,以期为服务安全大坝建设、构建全面完善的大坝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20期 No.1022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华;张云昌;胡鹏;
长期以来,大坝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影响之间存在矛盾与平衡问题,在相关领域引发了讨论与争议。新的历史时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水利部党组提出的“生态大坝”建设是对这一基础重大问题的战略性回答和创造性实践。虽然前期已有较多关于大坝生态环境效应与减缓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但有关生态大坝科学内涵还少有全面系统的分析,具体建设路径也不甚清晰。从生态影响可控、生态效益发挥两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大坝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内涵;从大坝规划、设计、建设、蓄水、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解析了生态大坝建设要点,包括大坝规划和设计能够最大程度规避生态风险,大坝建设和蓄水过程的生态影响可控,大坝运行和管理能够维系库区与坝下河流生态健康等;分析提出了建立生态大坝监测评价体系与技术标准等现阶段推进生态大坝建设的路径建议。
2025年20期 No.1022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毅;周秋景;赵运天;
我国是大坝工程建设大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大坝工程长期安全保障和可持续高效运行面临挑战,构建智能大坝是应对风险挑战、把握时代之变、塑造发展动能的关键之举。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智能大坝理念、方法、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从保障高水平安全、保障效益充分发挥、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3个方面阐述了智能大坝的建设需求;从时间、空间、物理、目标、特征、层级6个维度阐释了智能大坝的定义;构建了由工程物理体系、工程感知体系、分析诊断体系、决策控制体系、信息网络体系5个部分组成的架构体系;明确了智能大坝透彻感知、智能分析、自主馈控、自主学习等主要功能,以及进一步提高大坝安全保障水平和综合效益发挥水平的作用;基于发展阶段,依据感知、分析、控制水平制定了5级分级标准,可为智能大坝建设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
2025年20期 No.1022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